第四節:認識自己的強弱(成就與遺憾) (下載學生工作紙)

目的:
1. 認識每個人都會擁有不同的成就、技能和特質
2. 初步認識自己的成就、技能和特質

步驟:
(大組活動)
1. 世界之最 (各人有不同的長處,只等待機會去發掘)

  最遠(立定跳)
  最快(立定跳/20秒)
  最短(屋企離學校距離)
  最多(硬幣)
  最少(家人同住, 計算傭工在內)
  最高(住宅樓層)
  最大(年紀)

2. 有用的人 (<小孩不笨>主題曲)

(分組)
1. 成就之我見

  同意、不同意、不知道。
  留意那些一半同意、一半不同意的句子。
  留意那些不知道的句子。

2. 別人看我的成就

  在哪些地方你的看法跟別人的有分歧?為什麼?
  在你認為取得成就的地方, 寫出能找到的佐證。

3. 技能是什麼?

  一些你可做的東西(能力、才能、技巧)。
  每一個人有他/她獨有的技能。
  你每天在家、在學校、在街上,都會使用不同的技能。
  技能是「日常」你能夠做到的,以及你的才華。
  新的技能可從生命的每一刻學到, 透過終身學習而獲得。
  別人同意你的看法嗎? 你需要給予憑證去證明你擁有某種技能。

4.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技能?

  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可帶來自信。
  了解你的技能可助你計畫事業。
  你可改善及發展新的技能。
  其他人會希望知道你能做什麼?

5. 「技能」與「共通能力」

  共通能力是教育、訓練及工作不可或缺的東西。
  每天你會在不同場合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共通能力。
  你可改進你的共通能力。你需識別何時使用這些能力,然後尋找機會加以發展。
  共通能力可助你於學術、社交、個人及事業發展。

6. 什麼是個人特質?

  你可能有些地方跟別人相似,但也有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,如指紋一樣。除非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你,否則你有與別不同的外表及個性。是因著這些個人特質就令你與別不同。

7. 個人特質的例子

8. 我有哪些個人特質

9. 技能與個人特質的他見:個人成就、技能與特質的佐證

  什麼東西放在『學習記錄冊』內
  > 文憑/證書
  > 報告
  > 評語/嘉許
  > 回饋/感受
  > 相片/錄影(音)片段
  > 成績......
  要求學員在第五節前把自己的資料數碼化,以方便上載至互聯網。
  最重要的是你在面試時的口述經歷.(一篇有關報刊)。
  (你能告訴人你的「獨特性」和「自立性」嗎?)

10. 修改我的故事

  寫故事的目的
  > 自勉—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一些良好行為。
  > 自省—養成不斷反思生活經歷的習慣。
  > 自我肯定—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。
  寫故事時要堅守幾項原則:
  > 真實的記錄;不弄虛作假,不誇張失實。
  > 為自己的成長經歷做印記,讓自己看到起點和目標。
  > 既要珍惜結果和成就,也要珍惜經歷和過程。
  > 會因不同的聽眾而作適當的舖排。

11. 我人生中的一件遺憾事

總結:
1. 鼓勵學員用正面的方法用不同角度了解及認識自己。
2. 人生總有遺憾或不足的地方,經一事長一智,我們都是從體驗生活中成長起來的。
3. 正面的生活體驗,為我們確立自尊和自信;我們所做的得到肯定和認同,就是個人成長的最大動力與最佳鼓舞。我們才會勇於積極去面對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