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節:認識學習/成長 (下載學生工作紙)

目的:
1. 認識學習與全人發展的關係
2. 認識主動與被動學習
3. 認識自己最理想的學習方法
4. 了解自己的學習動機

步驟:
(大組活動)
1. 職業動作模仿

  導師向其中一名學員示範某種職業的動作(例如:記者、地盤工人、教師、消防員、警察等)
  該學員向所有人示範
  那一組先猜到是什麼職業為勝
  喻意:
  > 我們跟其他生物最優勝的地方在於學習能力比牠們強
  > 學習的不同層次:記誦(模仿)、理解、應用、創造

2. 一同進行三個電腦遊戲(考記憶, 考觀察, 考思考)

  喻意:
  > 不同人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能力

(分組)
1. 學習是什麼?

  每人寫出一句有關對學習的看法, 與同組同學比較
  是非題
  學校的教育目的是要學生全人發展, 你認為什麼是全人發展, 它跟學習有何關係?

2. 分享帶來的故事和圖片

  過往什麼/怎樣的學習的機會促成了今天的你?
  你最深刻的一次學習經歷是什麼/怎樣的?

3. 主動與被動學習

  分辨主動與被動學習的不同效能
  參考圖像

4.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,你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?

  V (Visual): Show me.../Let's have a look at that...
  A (Auditory): Tell me.../Let's talk it over...
  K (Kinesthetic): Let me try.../ How do you feel...

5. 動機與價值觀

6. 辯論:補習社是學校嗎?為什麼?

總結:
1. 達致全人發展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學習經歷
2. 學生能明白學習並不只於科目或考試
3. 成功的全人發展是學生能獨立地解決身處的環境中各類複雜的問題
4.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學習特色, 盡量發展優勢和潛能
5. 我們的價值觀帶動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動機